近日,江苏一幼儿园举行的“防拐、防骗演练”引发热议,作为志愿者扮演“人贩子”的家长使用糖果、玩具等道具,20分钟内“拐走”了46名小班学生。
作为该幼儿园在儿童防拐教育方面的一次新尝试,这次“防拐演练”的结果显示出儿童防拐、防骗意识不高的普遍问题。家长事后反思道,曾多次向孩子强调“不能跟陌生人走”,但孩子还是轻易被“人贩子”拐出校门,这不仅凸显出当前防拐教育缺乏、效果不甚理想,也引起对防范儿童拐卖的另一重思考:防拐不力仅在儿童身上找问题是不够的,家长、教育机构等社会责任主体应该在防拐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频发的拐卖儿童案件导致了无数美满家庭的碎裂,防拐打拐需要各方社会主体更严肃、更科学的对待。年幼脆弱的儿童从一个家庭的核心变成了人贩子手中明码标价的“商品”,经历波折崎岖的倒卖路途被迫接受新的家庭。拐卖是吞噬无数儿童生命尊严的深渊,防拐打拐工作中的任何一环漏洞都是社会无法承受的成本代价。因此在推进儿童防拐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抱着娱乐化、噱头化的心态,将已经开展的防拐教育与孩子不够强的防拐意识之间的差距归因于儿童防拐、防骗能力之“弱”。防拐演练固然是测试儿童防拐意识的新探索,但止步于此而忽略其他主体在防拐中的作用,就是对儿童防拐这项重大社会工程的轻视与疏忽。
在近年防拐打拐工作的开展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人贩子不断更新的拐骗手段,出现了团队作案、乔装熟人、暴力抢夺等数不胜数的“招数”。因此仅仅告诉小朋友“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吃陌生人的食物”等笼统守旧的防拐教育是不足够的,要想对拐卖儿童防微杜渐、标本兼治,还需针对家长、教师、学校等多主体建立不断更新防拐教育体系。不仅需要媒体公布拐卖儿童的最新作案手法,各主体也要时刻绷紧避免儿童拐卖的神经,对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可能出现拐卖问题的地点做好预警机制,对低领儿童做好不间断看顾,从源头上杜绝儿童拐卖的可能。
在“防拐大战”中,对阵的双方如果是儿童与人贩子,力量强弱、认知水平、经验积累的对比一目了然。相比成年人,儿童智力未发展成熟、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力量更是无法与人贩子相抗衡,希望仅仅从教会儿童防拐知识上解决拐卖的想法太过天真。因此儿童防拐体系的建立社会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将孩子可能被拐的每个时间节点都涵盖在社会主体的保护之下,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相对应地,防拐教育仅停留在儿童防拐意识的建立上是不足够的,家长更需要有这样的“防拐演习”和“培训班”,来检查是否有能力应对突发的拐骗情况、如何正确地保护孩子不被拐走。同时,教师、学校警卫等社会主体也需要防拐培训,检查是否有导致孩子被拐的漏洞存在。只有真正树起了“全民防拐”之风,才能够真正把人贩子隔绝在儿童纯真的世界外。
防拐是一场需要社会各主体共同参与的“持久攻坚战”,只有成年人共同在儿童的背后竖起一堵安全的“高墙”,才有可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拐卖之殇再次发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