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层面的安全教育,根本没有用
曾有这样的案例,走丢的孩子因为牢记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不敢也不会求助,导致错过找他的人,最后在虚弱倒下,才被人发现。
绝大多数家长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常说的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而据统计,对孩子实施的各种犯罪中,熟人所占比例并不低。
可见,安全教育并不是一句:不可以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可以和陌生人说话、不可以和陌生人走,就能解决的问题。
安全教育应该渗透到生活中去,解决孩子的困惑,教会娃如何求助
与其给孩子竖立起高高的安全墙,使用强制性的命令,让孩子听话,不如打开孩子的内心,解决他的困惑,帮助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如何求助,这才是安全教育的奥义所在。
1)安全教育先解惑
家长常把不可以挂在嘴边,但随着孩子的逆反心理,会对不可以的事情跃跃欲试;或者只说后果,你和陌生人说话被带走了,以后就见不到妈妈了,但没有解释原因。
应该反复和孩子强调,大人比孩子有办法,不会向孩子求助,如果有人让你帮忙,一定要拒绝,并告诉身边的家长。
2)安全教育重感受
孩子的表达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对情绪感知却很敏锐,可以告诉孩子,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只要感觉不舒服,都可以拒绝,并及时到妈妈身边。
3)安全教育要模拟
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场景中,都可以把安全教育融入其中:和孩子在小区里,可以告诉他,能和人聊几句,但不能和对方走;在外面和妈妈走失了,应该怎么办?可以找警察叔叔来帮忙;在超市里找不到妈妈,可以去收银台求助。
通过安全教育,可以让孩子明白和陌生人的相处界限在哪里、懂得自身的感受、以及如何向他人求助。
我们不能永远无死角地保护孩子,让孩子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最重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