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上午10时,85岁的王赛云和83岁的王冬云两姐妹,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南国今报,与350公里外的广西北流市沙垌镇烈士墓进行视频认亲,经过确认,她们就是69年前牺牲在北流的柳籍烈士王元坤的亲人。
事件回放:
两地联手为烈士寻亲
一周之前,本报接到了柳州市民梁女士的寻找求助,她转达了北流市沙垌镇热心人刘祥光的寻找意愿——在北流市沙垌镇圩背山上,长眠着两位英雄烈士,他们牺牲于1950年沙垌镇的一次剿匪战斗中,其中一位名为王元坤的烈士来自于柳州太平街。
69年来,沙垌镇的人们一直感怀烈士的英勇无畏,每年清明都络绎不绝前去祭拜。而沙垌人也发现,烈士墓一直都没有亲人前来祭拜,或许他们的亲人对此并不知情。烈士为北流市沙垌镇的解放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因此当地群众希望能为烈士寻找到亲人,送烈士回家。
4月28日,本报《寻找》栏目刊登了为牺牲在北流的柳州烈士寻亲的消息,一段跨越两地的寻亲之路由此开启。此事通过南国今报报纸、新媒体等全媒体平台刊登和发布,引起了柳州市民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提供各种线索,不少热心市民还自发组织起来,在柳州范围内搜索所有含有“太平街”的地域,发布为烈士寻亲的消息,希望能尽快寻找到烈士亲属。
佳音传来:
烈士的家人找到了!
4月30日下午,一个热线电话让《寻找》栏目的人沸腾了——王元坤烈士的亲人找到了!打进这个热线电话的林先生说,他的外婆名叫王赛云,正是王元坤烈士的亲妹妹!
林先生告诉记者,家人看到《寻找》栏目刊登的为王元坤烈士寻亲的消息后,立即和外婆王赛云核实此事,因为“王元坤”这个名字在家族中如雷贯耳——家族中的成员几乎都听长辈们说起过,一位在70多年前参军至今未归、名叫“王元坤”的亲人。
“就是他了!就是他了!他就是我的大哥王元坤!”85岁的王赛云激动得落下泪来。她说,王元坤是她的大哥,原名王永荣,参军到部队后改名为王元坤。当年他们家住在柳州太平街(现太平西街)33号,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才搬离太平街。家里有兄弟姐妹七个,她和妹妹王冬云排行最末,大哥1950年之后便再无音讯,去参军的时候还没有结婚。
如今家里的兄弟姐妹只剩下王赛云和妹妹王冬云。家里人一直都惦记着生死不明的大哥,近70年以来,一直都在尽力寻找,如今终于找到了,也了却全家人的一桩心愿。
视频认亲:大哥啊,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经过南国今报的牵线寻找,以及线索核实,王元坤烈士的确是柳州太平西街王家的大儿子王永荣。在得知找到王元坤烈士亲人的消息后,远在350公里之外的北流市沙垌镇也是一片沸腾,他们为找到烈士亲属而高兴,这也了却了沙垌镇人民的一桩心愿。
烈士的妹妹们都已经是80多岁的高龄,无法立即赶赴北流沙垌去祭拜烈士墓。5月2日一早,北流沙垌镇政府的代表们便守候在王元坤烈士墓旁,与柳州现场视频连线,让烈士亲属能亲眼看到烈士墓的现状。
“大哥啊,我们终于找到你了!”当手机视频中出现烈士墓的影像。隔着手机屏幕,王赛云和王冬云忍不住轻声呼唤着大哥。虽然这一声呼唤晚了69年,她们轻轻抚摸着屏幕上大哥的名字,眼眶红了。
关于大哥王元坤,王赛云和王冬云都记得,大哥是一位特别好的人,也特别孝顺。因为是家中长子,所以早早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对弟弟妹妹特别照顾。1945年后大哥参了军,参军后经常写信回家,有了钱也会拿回家来,还时常给弟弟妹妹们零花钱买好吃的。每次拿到大哥给的零花钱,王赛云姐妹俩便高兴得大叫起来。
“听母亲说,大哥在剿匪前曾经回来过一次,但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家人。”王冬云说,那时大哥回来找不见家人,便托邻居带了话,说他随部队去剿匪,让家人们安心在家,“有他们保卫国家,我们什么都不用怕。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是与大哥的永别”。
如今,王家在太平老街的房子仍在,只是“太平街33号”已经成为今天的“太平西街72号”,王元坤烈士曾经住过的老房子也仍旧保留着。因为王家儿子参军,所以当年大门的门楣上曾经还悬挂着“光荣之家”的牌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